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是一所电子信息特色突出,经管学科优势明显,工、理、经、管、文、法、艺等多学科相互渗透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学校始创于1956年,初名杭州航空工业财经学校,而后历经杭州航空工业学校、浙江电机专科学校、浙江机械工业学校、杭州无线电工业管理学校、杭州无线电工业学校等时期,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杭州电子工业学院,2003年原杭州出版学校整体并入,2004年更名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校先后隶属于第二机械工业部、第四机械工业部、电子工业部、信息产业部等中央部委,2000年实行浙江省与信息产业部共建、以浙江省管理为主的办学管理体制,2007年成为浙江省与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共建高校,2015年被列为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坚持立足浙江、依托行业、面向世界、服务社会、支持国防,秉承“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传统,弘扬“笃学力行、守正求新”的校训精神,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学校校园环境优美,风景如画,现设下沙、文一、东岳、下沙东及青山湖等5个校区,占地面积2500余亩;下设19个学院及教学单位,举办1所独立学院,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8000余人,教职员工2600余人。学校拥有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来华留学生教育、继续教育等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现有48个本科招生专业,22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2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拥有2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国防特色重点专业,是省属高校中唯一拥有国防特色重点专业的高校,11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拥有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8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其中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是全国首批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之一,具有硕士推免权和雅思考点。拥有4个国防特色学科、2个浙江省重中之重一级学科、2个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4个浙江省一流学科(A类)、6个浙江省一流学科(B类)、1个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浙江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9个浙江省重点学科。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已发展成为浙江省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基地,办学规模、水平、质量和效益等各项指标均位于浙江省属高校前列。
学校拥有一支以国家及部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和学术造诣深的知名学者为带头人,中青年专家教授、博士等教师为骨干的高水平教学科研队伍。 全校教职工2600余人,专任教师1800余人,正高职称38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400余人。其中共享院士3人,****特聘教授2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三八红旗手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国家海外引才计划专家12人,国家万人计划4人,国家社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5人,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5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青年项目入选者2人,国家海外引才计划青年项目入选者5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7人。省特级专家2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省“钱江学者”特聘教授12人。设有国家“111计划”学科创新引智基地2个、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
学校科研实力雄厚,在众多领域参与并完成了一系列国家“六五”至“十三五”计划重点攻关、“973”“863”等高科技攻关和国家、省部基金科研项目。2022年实到科研经费突破 6亿元,稳居省属高校第2。近年来,学校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国家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其中,2021年主持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21年主持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3项。学校入选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科技部“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单位”,以及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高校”,荣获“全国信息产业科技创新先进集体”称号。拥有浙江省智慧城市研究中心(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浙江省信息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浙江省哲学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浙江高等教育研究院、海洋工程研究中心、微电子研究中心、中国财务云服务研究院、生物三维打印与医疗器械研究院、中国科教评价研究院、浙江省管理会计应用创新研究中心、浙江(杭电)创新材料研究院等一批科技教育研究平台。目前,学校与国内外数百家企业建立了稳定的科技合作关系,已成为浙江省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高地,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育人理念,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13项。现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是教育部批准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学校学风浓郁,学科竞赛成绩突出,近五年在挑战杯、互联网+、电子设计、数学建模、ACM程序设计和智能汽车等全国大学生顶级权威学科竞赛中获得国家级二等奖以上600余项,8次入围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全球总决赛,曾获美国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等国际奖项,参加省级以上学科竞赛获奖人数在省属高校中位列首位。2017年第41届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全球总决赛获得全球排名并列第20;2017年至2022年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全国总决赛共获一等奖36项(含6项全国冠军),总成绩多年居全国第一;2020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信息科技前沿专题邀请赛获赛事最高奖瑞萨杯;2018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满额获奖,总成绩并列全国第一,2021年斩获数学建模国赛三大奖项之一的“知网研学奖”,这是我省首次获得该奖项;2018年和2022年两次取得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获奖数量全国第一;在2022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七轮总榜单(本科)中排名全国第16位,地方本科院校竞赛榜单列全国第一。
办学67年来,学校在复合型IT人才培养方面的教学实践成果连续五届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学校先后为国家和社会培养输送了17万余名优秀人才,众多校友成为阿里巴巴、中芯国际、京东方、中电熊猫、海信、创维、厦门宏发、北信源等国内电子企业的领军人物,据统计全国IT百强企业中有近三分之一的掌门人为我校校友。学校被誉为“IT企业家摇篮”和“卓越会计师沃土”。学校是全国新生质量百强高校,在全国31个省市区招生分数位居同类院校前列。学校毕业生基础知识扎实,动手能力较强,深受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好评。据第三方调查显示,我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考研升学率、起薪率以及对母校满意度等方面的指标均处于省属高校前列。学校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学校设施一流,建有现代化的教学楼、实验室、科技馆、体育场、文化活动中心。2021年获批“中国—奥地利人工智能与先进制造‘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拥有国家级脑机协同智能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以及1个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拥有检测仪表与自动化系统集成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射频电路与系统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工业和信息化部视听认知健康与智能影像分析评价实验室等1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浙江省首批新型重点专业智库浙江省信息化发展研究院,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0个浙江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科技创新公共技术平台、4个浙江省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6个浙江省国际科技合作载体、3个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3个浙江省新型高校智库(浙江省信息化发展研究中心),以培养基于网络的先进制造技术人才为主的工程训练中心。学校具有先进的网络信息平台,校园网络基础设施健全,教学科研实验室及服务与共享公共平**善,办学条件处于浙江省属高校及国内同类院校先进水平。
学校对外合作交流广泛多元,与美国、英国、德国、日本、俄罗斯、法国、墨西哥、奥地利、塞浦路斯等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33个高校及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学校大力引入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建有1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4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充分发挥信息类人才培养优势和特色,主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开展境外联合办学,在白俄罗斯、马来西亚等国建有7个境外办学机构。学校大力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招生国别丰富,教育层次覆盖学历生教育和非学历生教育,设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际学生招生奖学金专项”,来华留学生数量和质量逐年提高。学校与国外知名高校和一流科研机构设立60余个实质性国际科研合作平台,建有2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6个浙江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广泛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和学术交流,每年都聘请大量长短期外国文教专家驻校任教,选派千余名优秀大学生赴国(境)外名校留学或长短期学习,选派近百名教师赴国(境)外高校进修学习。学校作为大陆唯一获奖高校获得2021年度泰晤士高等教育亚洲大奖。自2018以来,学校连续4年在省内硕博高校国际化综合排名位列省属高校第1。
当前,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将坚持自身办学特色,服务国家和社会重大需求,以改革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加快推进内涵式发展,着力提高学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大力培养高素质人才,推动科学技术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高水平研究教学型大学。
(数据统计到2023年11月)
序号 | 名称 | |
---|---|---|
1 | 学校办公室 | |
2 | 党委组织部、党委统战部 | |
3 | 党委宣传部、党委教师工作部 | |
4 | 纪委办公室 | |
5 | 机关党委 | |
6 | 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处(重点高校建设办公室) | |
7 | 教务处 | |
8 | 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中心(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 |
9 | 科学技术研究院 | |
科学技术处 | ||
产学研合作处(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 | ||
人文社科处 | ||
军工处(先进技术研究院、国防科技学院) | ||
杂志社 | ||
10 | 党委学生工作部、人民武装部 | |
学生处 | ||
招生就业处(创业学院) | ||
11 | 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 |
12 | 人力资源部、党委人才办公室 | |
13 | 审计处 | |
14 | 计划财务处 | |
15 | 国际交流合作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 | |
16 | 资源保障部 | |
国有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 | ||
公共事务管理处 | ||
17 | 校园建设与管理处 | |
18 | 保卫处 | |
19 | 离退休工作处 | |
20 | 工会 | |
21 | 团委 | |
22 | 校友联络办公室 | |
23 | 图书馆 | |
24 | 网络数据中心 | |
25 | 采购中心 | |
26 | 档案馆 | |
27 | 校医院 |
序号 | 名称 |
---|---|
1 | 机械工程学院 |
2 | 电子信息学院(微电子学院) |
3 | 通信工程学院 |
4 | 自动化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
5 | 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 |
6 |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浙江保密学院) |
7 | 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 |
8 | 理学院 |
9 | 经济学院 |
10 | 管理学院 |
11 | 会计学院 |
12 | 外国语学院 |
13 | 人文艺术与数字媒体学院、法学院 |
14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15 | 卓越学院 |
16 | 国际教育学院 |
17 | 继续教育学院、继续教育管理中心 |
18 | 体育教学部 |
19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圣光机联合学院 |
20 | 浙江省信息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
21 | 微电子研究中心 |
22 | 中国科教评价研究院(浙江高等教育研究院) |
1956.6-1962.12
刘光
Liu Guang
1963.6-1968.9
李光
Li Guang
1973.12-1978.10
郑廉
Zheng Lian
1978.10-1980.5
方乔
Fang Qiao
1980.5-1985.2
王士英
Wang Shiying
1985.2-1988.4
周行权
Zhou Xingquan
1988.4-1995.8
王 骏
Wang Jun
1995.8-1999.3
曹金荣
Cao Jinrong
1999.3-2011.9
方华
Fang Hua
2011.9-2015.10
费君清
Fei Junqing
2015.10-至今
王兴杰
Wang Xingjie
1958.1-1961.4
周晓光
Zhou Xiaoguang
1961.4-1966.2
周锡铭
Zhou Ximing
1973.12-1978.10
郑廉
Zheng Lian
1980.5-1982.12
蒋葆增
Jiang Baozeng
1983.1-1988.4
王祖耆
Wang Zuqi
1988.4-1993.7
周行权
Zhou Xingquan
1993.7-1999.3
严晓浪
Yan Xiaolang
1999.3-2003.6
叶明
Ye Ming
2003.6-2017.4
薛安克
Xue Anke
2017.4-至今
朱泽飞
Zhu Zefei
单位名称起止时间隶属关系校址备注杭州航空工业财经学校1956.3-1958.6第二机械工业部文三路学校新建杭州航空工业学校1958.6-1958.12第一机械工业部文三路学校更名浙江电机专科学校1958.12-1961.4浙江省机械厅文三路下放、更名浙江机械工业学校1961.4-1962.11浙江省机械厅文三路中央回收1962.11-1963.3第三机械工业部文三路1963.3-1965.1第四机械工业部文三路杭州无线电工业管理学校1965.1-1970.2第四机械工业部文三路学校更名学军机器厂1970.2-1973.5第四机械工业部文三路学校改厂杭州无线电工业学校1973.5-1980.5第四机械工业部文一路恢复办校杭州电子工业学院1980.5-1988.4电子工业部文一路改建学院杭州电子工业学院1988.4-1991.6机械电子工业部文一路稳步发展1991.6-1993.4中电总公司1993.4-1997.12电子工业部1997.12-2000.5信息产业部2000.5-2004.5浙江省人民政府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04.5-浙江省人民政府下沙、文一、东岳更名大学
雪中杭电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本科专业设置一览表
序号 | 学院 | 专业代码 | 专业名称 | 学位授予门类 | 备注栏 |
1 | 机械工程 | 080202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工学 | ○☆△□⊙●◆ |
2 | 机械工程 | 080207 | 车辆工程 | 工学 | ◎□◆ |
3 | 机械工程 | 080213T | 智能制造工程 | 工学 | ▼ |
4 | 管理 | 120102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管理学 | ○◎▲□◆ |
5 | 管理 | 120106TK | 保密管理 | 管理学 | ▼ |
6 | 管理 | 120201K | 工商管理 | 管理学 | ◎▲□◆ |
7 | 管理 | 120206 | 人力资源管理 | 管理学 | ▼ |
8 | 管理 | 120701 | 工业工程 | 管理学 | ◆ |
9 | 管理 | 120801 | 电子商务 | 管理学 | □▼ |
10 | 电子信息(微电子) | 080701 | 电子信息工程 | 工学 | ※★◇○☆△□⊙●◆ |
11 | 电子信息(微电子) | 080702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工学 | ★○☆▲□◆ |
12 | 电子信息(微电子) | 080710T |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 工学 | ■◎□◆ |
13 | 计算机(软件) | 080901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工学 | ※★○☆△□●◆ |
14 | 计算机(软件) | 080902 | 软件工程 | 工学 | ★○☆△□⊙●◆ |
15 | 自动化 (人工智能) | 080801 | 自动化 | 工学 | ◇○☆▲□⊙●◆ |
16 | 自动化 (人工智能) | 080601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工学 | ○☆▲□◆ |
17 | 自动化 (人工智能) | 080907T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工学 | ▼ |
18 | 自动化 (人工智能) | 080301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工学 | ■◎□●◆ |
19 | 自动化 (人工智能) | 080711T | 医学信息工程 | 工学 | ▼ |
20 | 理 | 070101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理学 | ▼ |
21 | 理 | 070102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理学 | ☆▲□◆ |
22 | 理 | 080705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工学 | ▼ |
23 | 理 | 070202 | 应用物理学 | 理学 | 2022年新招生 |
24 | 通信工程 | 080703 | 通信工程 | 工学 | ★○☆△□⊙⊕◆ |
25 | 通信工程 | 082107 | 信息对抗技术 | 工学 | □◆ |
26 | 外国语 | 050201 | 英语 | 文学 | ▲□▼ |
27 | 会计 | 120203K | 会计学 | 管理学 | ★○☆△□◆ |
28 | 会计 | 120204 | 财务管理 | 管理学 | ■◎□◆ |
29 | 会计 | 120207 | 审计学 | 管理学 | ▼ |
30 | 经济 | 071201 | 统计学 | 理学 | ▼ |
31 | 经济 | 020101 | 经济学 | 经济学 | ▼ |
32 | 经济 | 020301K | 金融学 | 经济学 | ○◎▲□◆ |
33 | 经济 | 020401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经济学 | ▲□▼ |
34 | 材料与环境工程 | 080401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工学 | ▼ |
35 | 材料与环境工程 | 082502 | 环境工程 | 工学 | □▼ |
36 | 网络空间安全 | 080903 | 网络工程 | 工学 | ○◎□◆ |
37 | 网络空间安全 | 080904K | 信息安全 | 工学 | ★■☆⊙◆ |
38 | 网络空间安全 | 080911TK | 网络空间安全 | 工学 | ▼ |
39 | 人文艺术与数字媒体 | 050304 | 传播学 | 文学 | ▼ |
40 | 人文艺术与数字媒体 | 080906 | 数字媒体技术 | 工学 | ◆ |
41 | 人文艺术与数字媒体 | 130504 | 产品设计 | 艺术学 | ▼ |
42 | 人文艺术与数字媒体 | 080205 | 工业设计 | 工学 | □▼ |
43 | 人文艺术与数字媒体 | 130508 | 数字媒体艺术 | 艺术学 | ▼ |
44 | 法 | 030101K | 法学 | 法学 | ▼ |
45 | 法 | 030301 | 社会学 | 法学 | ▼ |
46 | 法 | 050103 | 汉语国际教育 | 文学 |
|
47 | 电子信息(微电子) | 080714T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工学 | 2021年开始停招 |
48 | 管理 | 120202 | 市场营销 | 管理学 | 2020年开始停招 |
49 | 管理 | 120601 | 物流管理 | 管理学 | 2020年开始停招 |
50 | 自动化 (人工智能) | 082601 | 生物医学工程 | 工学 | 2020年开始停招 |
51 | 机械工程 | 081902T | 海洋工程与技术 | 工学 | 已停招 |
52 | 计算机(软件) | 080905 | 物联网工程 | 工学 | 已停招 |
53 | 通信工程 | 080706 | 信息工程 | 工学 | 已停招 |
54 | 经济 | 020102 | 经济统计学 | 经济学 | 已停招 |
55 | 材料与环境工程 | 082503 | 环境科学 | 理学 | 已停招 |
56 | 人文艺术与数字媒体 | 050305 | 编辑出版学 | 文学 | 已停招 |
备注栏说明:
1.“※”为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2.“★”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3.“◇”为国防特色重点专业;
4.“◆”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5.“▼”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6.“○”为浙江省十三五优势专业;
7.“■”为浙江省十三五特色专业;
8.“☆”为浙江省十二五优势专业;
9.“◎”为浙江省十二五新兴特色专业;
10.“⊕”为浙江省十二五国际化专业;
11.“△”为浙江省十一五省级重点专业;
12.“▲”为浙江省十一五省级重点建设专业;
13.“□”为校级重点建设专业;
14.“⊙”为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
15.“●”为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
(截止2022年6月)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优质精品课程
(自“十二五”以来)
序号 | 课程名称 | 学院(部) | 主持人 | 立项时间 | 类别 |
1 | 计算机组成原理 | 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 | 包健 | 2013年 | 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 |
2 | EDA技术 | 电子信息学院(微电子学院) | 郭裕顺 | 2013年 | 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 |
3 | 品牌制胜时代的品牌营销 | 管理学院 | 蔡丹红 | 2014年 | 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 |
4 | 高等微积分 | 理学院 | 李承家 | 2013年 | 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 |
5 | 通信电子电路 | 电子信息学院(微电子学院) | 程知群 | 2017年 | 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 |
6 | 会计学 | 会计学院 | 吕久琴 | 2017年 | 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 |
7 | 跨文化交际 | 外国语学院 | 王一安 | 2016年 | 浙江省第一批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
8 | 大学计算机基础 | 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 | 郭艳华 | 2016年 | 浙江省第一批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
9 | C语言程序设计 | 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 | 韩建平 | 2016年 | 浙江省第一批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
10 | 模拟电子电路 | 电子信息学院(微电子学院) | 刘圆圆 | 2016年 | 浙江省第一批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
11 | 投资学原理 | 经济学院 | 田穗 | 2016年 | 浙江省第一批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
12 | 数学实验 | 理学院 | 张智丰 | 2018年 | 浙江省第二批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
13 | 大学英语精读 | 外国语学院 | 刘晓红 | 2018年 | 浙江省第二批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
14 | 通信电子电路 | 电子信息学院(微电子学院) | 林弥 | 2018年 | 浙江省第二批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
15 | 计算机网络 | 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 | 徐建 | 2018年 | 浙江省第二批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
16 | 中国社会研究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方小玲 | 2013年 | 浙江省省德育精品选修课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省级课堂教学改革项目
(自“十二五”以来)
序号 | 项目名称 | 学院(部) | 主持人 | 立项时间 |
1 | 《数字逻辑电路》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 电子信息学院(微电子学院) | 陈龙 | 2013年 |
2 | 《印刷材料与适性》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 人文艺术与数字媒体学院 | 陈梅 | 2013年 |
3 | 结合教师科研的《机电传动控制》课程新教学模式研究 | 机械工程学院 | 倪敬 | 2013年 |
4 | 基于Living Lab思想的《电子商务》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 管理学院 | 刘大为 | 2013年 |
5 | 以“激发兴趣、强化实践”为核心的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 | 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 | 韩建平 | 2013年 |
6 | 跨文化交际课堂教学改革 | 外国语学院 | 王一安 | 2013年 |
7 | 《国际问题纵论》教学模式改革探究 | 法学院 | 方建中 | 2013年 |
8 | 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 生命信息与仪器工程学院 | 薛凌云 | 2013年 |
9 | “数学建模”教学模式研讨 | 理学院 | 裘哲勇 | 2013年 |
10 | 融合性学习视角下“零距离”课堂的构建—《投资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 经济学院 | 田穗 | 2013年 |
11 |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的研究性课堂教学改革 | 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 | 唐平 | 2013年 |
12 | 项目驱动式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探究型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 自动化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 王剑 | 2013年 |
13 | 通信原理的“教、学、导、考、用”五维一体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 通信工程学院 | 李光球 | 2013年 |
14 | 面向工程实际开发能力培养的《Web高级开发与应用》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 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 | 林菲 | 2013年 |
15 | 《税务筹划》情境式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 会计学院 | 燕洪国 | 2013年 |
16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生成式”课堂模式研究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李颖姣 | 2013年 |
17 | 无线电测向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 体育教学部 | 陈华 | 2015年 |
18 | “兴趣驱动—实践贯通—能力强化”教学模式在数据结构中的应用 | 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 | 徐翀 | 2015年 |
19 | 以工程设计能力为导向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群”教学模式改革 | 机械工程学院 | 纪华伟 | 2015年 |
20 | 开放式、互动式、立体化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以《劳动关系与劳动政策》为例 | 管理学院 | 黄鹤 | 2015年 |
21 |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 电子信息学院(微电子学院) | 高惠芳 | 2015年 |
22 | 基于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Oracle数据库应用》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 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 | 龚晓君 | 2015年 |
23 |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大班化翻转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创新 | 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 | 郭艳华 | 2015年 |
24 | 基于《竞赛机器人设计与实践》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 自动化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 吴秋轩 | 2015年 |
25 | 《线性代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践 | 理学院 | 潘建江 | 2015年 |
26 | 《大学物理》3D课堂教改探索与实践 | 理学院 | 黄清龙 | 2015年 |
27 | “物理学原理及工程应用”课程研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理学院 | 吴玲 | 2015年 |
28 |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 通信工程学院 | 周雪芳 | 2015年 |
29 | 基于CLIL理念的英语写作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 外国语学院 | 黄巍 | 2015年 |
30 | 武术课内外一体化俱乐部教学改革与实践 | 体育教学部 | 李国冰 | 2015年 |
31 | 4C多维化案例教学体系——财务分析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 会计学院 | 程颖 | 2015年 |
32 | 开放式管理成本会计课堂教学研究 | 会计学院 | 贾勇 | 2015年 |
33 | 《跨境电子商务》“创业工作坊”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 经济学院 | 郭爱美 | 2015年 |
34 | 《现代生命科学导论》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 生命信息与仪器工程学院 | 郭淼 | 2015年 |
35 | 环境影响评价课堂教学改革 | 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 | 陆娴婷 | 2016年 |
36 | 数字媒体下融合动态化视角的《标志设计》课程改革与创新 | 人文艺术与数字媒体学院 | 林成 | 2016年 |
37 | 《数值分析》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践 | 理学院 | 张智丰 | 2016年 |
38 | 大学物理公共基础课教学中混合式学习模式研究及实践 | 理学院 | 石小燕 | 2016年 |
39 | 构建开放、包容、竞赛驱动的“创新实践”新课堂 | 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 | 曾虹 | 2016年 |
40 | 工程认证下的操作系统课堂教学改革 | 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 | 赵伟华 | 2016年 |
41 | 基于OBE的《嵌入式系统》课堂教学改革 | 通信工程学院 | 姚英彪 | 2016年 |
42 | 基于开源硬件的《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研究与探索 | 通信工程学院 | 骆懿 | 2016年 |
43 | 以“案例分解讲演、项目实践驱动”为核心的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教学改革 | 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 | 胡海洋 | 2016年 |
44 | 液压与气动课程理论、项目实践、课程实验三位一体研讨教学新模式的研究 | 机械工程学院 | 王志强 | 2016年 |
45 | 对分课堂模式下《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 | 生命信息与仪器工程学院 | 杨文伟 | 2016年 |
46 | 基于思维导图的《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 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 | 吴圣姬 | 2016年 |
47 | 基于“雨课堂”教学互动模式的数字电路课程探索实践 | 电子信息学院(微电子学院) | 胡炜薇 | 2016年 |
48 | 大学英语课程群混合式教学改革 | 外国语学院 | 于学勇 | 2016年 |
49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3M”教学模式研究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范江涛 | 2016年 |
50 | “对分课堂”模式下《造型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 | 人文艺术与数字媒体学院 | 宋珊琳 | 2016年 |
51 | 调查体验式立体化教学模式改革-以《城市社会学》为例 | 法学院 | 王国枫 | 2016年 |
52 | 基于SPOC与对分结合的《金融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 经济学院 | 郭金秀 | 2016年 |
53 | 自主•高效•虚拟仿真:《审计学》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 会计学院 | 罗春华 | 2016年 |
54 | 基于“课堂-实验-实践”三维一体的《人因工程学》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 管理学院 | 蔡敏 | 2016年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优质精品课程
(自“十二五”以来)
序号 | 课程名称 | 学院(部) | 主持人 | 立项时间 | 类别 |
1 | 计算机组成原理 | 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 | 包健 | 2013年 | 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 |
2 | EDA技术 | 电子信息学院(微电子学院) | 郭裕顺 | 2013年 | 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 |
3 | 品牌制胜时代的品牌营销 | 管理学院 | 蔡丹红 | 2014年 | 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 |
4 | 高等微积分 | 理学院 | 李承家 | 2013年 | 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 |
5 | 通信电子电路 | 电子信息学院(微电子学院) | 程知群 | 2017年 | 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 |
6 | 会计学 | 会计学院 | 吕久琴 | 2017年 | 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 |
7 | 跨文化交际 | 外国语学院 | 王一安 | 2016年 | 浙江省第一批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
8 | 大学计算机基础 | 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 | 郭艳华 | 2016年 | 浙江省第一批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
9 | C语言程序设计 | 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 | 韩建平 | 2016年 | 浙江省第一批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
10 | 模拟电子电路 | 电子信息学院(微电子学院) | 刘圆圆 | 2016年 | 浙江省第一批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
11 | 投资学原理 | 经济学院 | 田穗 | 2016年 | 浙江省第一批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
12 | 数学实验 | 理学院 | 张智丰 | 2018年 | 浙江省第二批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
13 | 大学英语精读 | 外国语学院 | 刘晓红 | 2018年 | 浙江省第二批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
14 | 通信电子电路 | 电子信息学院(微电子学院) | 林弥 | 2018年 | 浙江省第二批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
15 | 计算机网络 | 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 | 徐建 | 2018年 | 浙江省第二批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
16 | 中国社会研究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方小玲 | 2013年 | 浙江省省德育精品选修课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省级课堂教学改革项目
(自“十二五”以来)
序号 | 项目名称 | 学院(部) | 主持人 | 立项时间 |
1 | 《数字逻辑电路》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 电子信息学院(微电子学院) | 陈龙 | 2013年 |
2 | 《印刷材料与适性》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 人文艺术与数字媒体学院 | 陈梅 | 2013年 |
3 | 结合教师科研的《机电传动控制》课程新教学模式研究 | 机械工程学院 | 倪敬 | 2013年 |
4 | 基于Living Lab思想的《电子商务》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 管理学院 | 刘大为 | 2013年 |
5 | 以“激发兴趣、强化实践”为核心的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 | 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 | 韩建平 | 2013年 |
6 | 跨文化交际课堂教学改革 | 外国语学院 | 王一安 | 2013年 |
7 | 《国际问题纵论》教学模式改革探究 | 法学院 | 方建中 | 2013年 |
8 | 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 生命信息与仪器工程学院 | 薛凌云 | 2013年 |
9 | “数学建模”教学模式研讨 | 理学院 | 裘哲勇 | 2013年 |
10 | 融合性学习视角下“零距离”课堂的构建—《投资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 经济学院 | 田穗 | 2013年 |
11 |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的研究性课堂教学改革 | 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 | 唐平 | 2013年 |
12 | 项目驱动式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探究型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 自动化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 王剑 | 2013年 |
13 | 通信原理的“教、学、导、考、用”五维一体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 通信工程学院 | 李光球 | 2013年 |
14 | 面向工程实际开发能力培养的《Web高级开发与应用》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 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 | 林菲 | 2013年 |
15 | 《税务筹划》情境式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 会计学院 | 燕洪国 | 2013年 |
16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生成式”课堂模式研究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李颖姣 | 2013年 |
17 | 无线电测向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 体育教学部 | 陈华 | 2015年 |
18 | “兴趣驱动—实践贯通—能力强化”教学模式在数据结构中的应用 | 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 | 徐翀 | 2015年 |
19 | 以工程设计能力为导向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群”教学模式改革 | 机械工程学院 | 纪华伟 | 2015年 |
20 | 开放式、互动式、立体化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以《劳动关系与劳动政策》为例 | 管理学院 | 黄鹤 | 2015年 |
21 |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 电子信息学院(微电子学院) | 高惠芳 | 2015年 |
22 | 基于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Oracle数据库应用》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 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 | 龚晓君 | 2015年 |
23 |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大班化翻转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创新 | 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 | 郭艳华 | 2015年 |
24 | 基于《竞赛机器人设计与实践》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 自动化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 吴秋轩 | 2015年 |
25 | 《线性代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践 | 理学院 | 潘建江 | 2015年 |
26 | 《大学物理》3D课堂教改探索与实践 | 理学院 | 黄清龙 | 2015年 |
27 | “物理学原理及工程应用”课程研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理学院 | 吴玲 | 2015年 |
28 |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 通信工程学院 | 周雪芳 | 2015年 |
29 | 基于CLIL理念的英语写作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 外国语学院 | 黄巍 | 2015年 |
30 | 武术课内外一体化俱乐部教学改革与实践 | 体育教学部 | 李国冰 | 2015年 |
31 | 4C多维化案例教学体系——财务分析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 会计学院 | 程颖 | 2015年 |
32 | 开放式管理成本会计课堂教学研究 | 会计学院 | 贾勇 | 2015年 |
33 | 《跨境电子商务》“创业工作坊”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 经济学院 | 郭爱美 | 2015年 |
34 | 《现代生命科学导论》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 生命信息与仪器工程学院 | 郭淼 | 2015年 |
35 | 环境影响评价课堂教学改革 | 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 | 陆娴婷 | 2016年 |
36 | 数字媒体下融合动态化视角的《标志设计》课程改革与创新 | 人文艺术与数字媒体学院 | 林成 | 2016年 |
37 | 《数值分析》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践 | 理学院 | 张智丰 | 2016年 |
38 | 大学物理公共基础课教学中混合式学习模式研究及实践 | 理学院 | 石小燕 | 2016年 |
39 | 构建开放、包容、竞赛驱动的“创新实践”新课堂 | 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 | 曾虹 | 2016年 |
40 | 工程认证下的操作系统课堂教学改革 | 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 | 赵伟华 | 2016年 |
41 | 基于OBE的《嵌入式系统》课堂教学改革 | 通信工程学院 | 姚英彪 | 2016年 |
42 | 基于开源硬件的《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研究与探索 | 通信工程学院 | 骆懿 | 2016年 |
43 | 以“案例分解讲演、项目实践驱动”为核心的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教学改革 | 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 | 胡海洋 | 2016年 |
44 | 液压与气动课程理论、项目实践、课程实验三位一体研讨教学新模式的研究 | 机械工程学院 | 王志强 | 2016年 |
45 | 对分课堂模式下《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 | 生命信息与仪器工程学院 | 杨文伟 | 2016年 |
46 | 基于思维导图的《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 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 | 吴圣姬 | 2016年 |
47 | 基于“雨课堂”教学互动模式的数字电路课程探索实践 | 电子信息学院(微电子学院) | 胡炜薇 | 2016年 |
48 | 大学英语课程群混合式教学改革 | 外国语学院 | 于学勇 | 2016年 |
49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3M”教学模式研究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范江涛 | 2016年 |
50 | “对分课堂”模式下《造型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 | 人文艺术与数字媒体学院 | 宋珊琳 | 2016年 |
51 | 调查体验式立体化教学模式改革-以《城市社会学》为例 | 法学院 | 王国枫 | 2016年 |
52 | 基于SPOC与对分结合的《金融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 经济学院 | 郭金秀 | 2016年 |
53 | 自主•高效•虚拟仿真:《审计学》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 会计学院 | 罗春华 | 2016年 |
54 | 基于“课堂-实验-实践”三维一体的《人因工程学》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 管理学院 | 蔡敏 | 2016年 |
研究生教育概况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坐落于风景秀丽的历史文化名城杭州市,是一所电子信息特色突出,经管学科优势明显,工、理、经、管、文、法、艺等多学科相互渗透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6年的杭州航空工业财经学校。经国务院批准,1980年升格为杭州电子工业学院,2004年更名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校先后隶属于第四机械工业部、电子工业部和信息产业部等中央部委,2000年开始实行部省共建、以省管为主的管理体制,2007年学校成为浙江省与国防科工委共建高校,是浙江省唯一一所与国防科工委共建的高校,也是国防科工委共建高校中第一所信息技术类高校。2015年学校成为浙江省首批五所重点建设高校之一。学校现有下沙、文一、东岳、下沙东及青山湖等五个校区,占地面积2500余亩,现有普通全日制在校生25000余人,教职员工2400余人。
学校于1981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是省内最早培养硕士研究生的高校之一,至今已有40年的硕士研究生培养历史。现拥有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1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九个学科门类。其中,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是18个全国首批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之一。截至2021年底,我校工程学、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和化学科学4个学科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工程学和计算机科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5‰。学科整体水平与实力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
学校拥有一支以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为骨干的研究生导师队伍,其中院士3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三八红旗手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国家海外引才计划专家8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人,国家社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5人,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国家海外引才计划青年项目入选者4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8人。省特级专家2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省“钱江学者”特聘教授12人。
以适应浙江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为办学宗旨,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我校始终把研究生培养质量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不断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结合国家重大科技攻关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高素质的研究生。毕业研究生就业率居省属高校前列并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我校研究生教育曾获国家教育成果二等奖,培养的研究生中,有多人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全军科技进步奖等省部以上奖励。
以“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为契机,研究生院将继续坚持以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核心,不断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创新,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具有我校特色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积极推进国际化办学,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姓名 | 职务/岗位 | 分工职责 | 办公室 | 联系方式 |
马国进 | 副校长 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 | 分管科研工作 | ||
邬惠峰 | 科学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科技处处长 | 全面负责除军工科研以外的学校纵向理工科研工作 | 行政楼317室 | 86919089 |
李虎 | 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 产学研融合发展中心主任 | 全面负责学校产学研各项工作 | 行政楼313室 | 86873821 |
杜加友 | 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 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 | 全面负责学校国防军工科研工作 | 行政楼321室 | 87713561 |
王轻鸿 | 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 人文社科处处长 | 全面负责除产学研合作以外的学校人文社科科研工作 | 行政楼315室 | 87713546 |
王洪波 | 科技处副处长 | 协助分管科技创新平台、自然科学基金、创新人才和团队以及科研信息化建设等管理工作 | 行政楼311室 | 86878628 |
李琳 | 人文社科处副处长 | 协助分管人文社科科研工作 | 行政楼310室 | 86915969 |
王翔 | 科技处副处长 | 协助分管专项项目管理工作 | 行政楼311室 | 86919100 |
熊小庆 | 产学研融合发展中心副主任 | 协助分管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及横向科研项目管理,以及部门制度建设和宣传工作 | 行政楼319室 | 86873808 |
宋星远 | 先进技术研究院副院长 | 协助分管学校国防军工科研工作 | 行政楼304室 | 86915717 |
科室 | 姓名 | 岗位 | 职责 | 办公室 | 联系方式 |
综合计划与成果管理科 | 施月玲 | 科长 | 负责统筹科研内部日常综合服务与管理、科研内部保密工作。负责协调综合计划与成果管理科各项工作。负责学校科研任务的制定、监督、考核和评估;负责各类科研专项经费的预算和分配;负责与各职能部门的业务对接和协调;负责部门综合文稿工作;负责学术交流、科技伦理、科技安全管理,协助做好校学术委员会秘书处工作。 | 行政楼308室 | 86919102(传真同号) |
谷培影 | 科技统计与综合管理 | 负责学校科研考核、科技奖励和科研工作量的统计核算;负责教育部理工科报表的统计上报;负责各类科研数据的统计分析工作;负责科技信息化管理工作;负责做好部门宣传PPT的定时更新;负责科研财务与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协助做好部门各类日常综合管理工作。 | 行政楼302室 | 86919105 | |
申东升 | 科技成果与综合管理 | 负责学校各类科研成果的总结、宣传、管理工作;负责科技成果展示的组织及相关材料的上报;负责学校理工类科技奖励的组织和管理;负责论文、著作、研究报告等科技成果的日常管理工作;负责科技成果汇编工作;协助做好部门各类日常综合管理工作。 | 行政楼308室 | 86873806 | |
赵焉如 | 学会与科协秘书处 | 负责浙江省电子学会、杭电科协的日常管理工作;协助做好科研管理部门各类日常综合管理工作。 | 行政楼302室 | 86919103 | |
洪豆 | 学会与科协秘书处 | 负责浙江省信号处理学会、杭电科协的日常管理工作;协助做好科研管理部门各类日常综合管理工作。 | 行政楼308室 | 86919104 | |
高新技术科 | 刘刚 | 科长 | 负责协调高新技术科各项工作;负责科研基本业务费、校级科研启动基金的日常管理工作;协助做好民口纵向科研专项项目的组织申报等工作;协助做好高新技术科管理项目的过程性会议的筹备和组织工作。 | 行政楼314室 | 86878650 |
周成瑶 | 科技计划项目管理 | 负责归口科技部、发改委、教育部、工信部等部委民口纵向科研专项项目的全过程管理;负责浙江省及其他省市民口纵向科研专项项目的全过程管理。 | 行政楼314室 | 86919021 | |
基金平台科 | 秦燕娟 | 基金平台管理 | 负责各级科研平台的建设与管理;负责校内科研机构的全过程管理;负责省自然科学基金、开放基金等的全过程管理。 B岗: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全过程管理;负责科研团队的建设与管理;负责校内科研机构的全过程管理;负责领军人才项目全过程管理。 | 行政楼312室 | 86915185 |
科技合作科 | 李大鎏 | 科长 | 全面负责科技合作科各项工作。负责校地校企产学研合作、推广、应用、转化与服务工作;负责地方研究院、技术转移机构等科技合作平台的管理及考核等工作。 | 行政楼313室 | 86878559 |
程行坤 | 技术转移成果转化渠道拓展 | 负责技术转移分中心建设与管理;技术经纪人队伍专业化和专职化建设;知识产权运营和分级分类管理;技术交易市场渠道拓展;技术转移公司运营监管。 | 四教737室 | 86919158 | |
潘珂怡 | 产学研项目管理 | 负责学校横向科研项目的合同审核、项目立项、结题验收等过程管理及数据统计日常工作;负责技术合同登记及免税办理和科技服务业补助申请工作。 | 行政楼306室 | 86919101 | |
连梦露 | 科技成果转化 | 负责学校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制度制定及组织实施;负责学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日常业务;对接、组织我校科技成果的路演、拍卖等有关转化工作。 | 行政楼316室 | 86915099 | |
张素敏 | 产学研综合服务 | 负责省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社会服务与推广类)申报及结题等工作;负责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申报工作;负责学校成果转化各类平台项目建设相关事务;负责部门综合事务。 | 行政楼306室 | 86915165 | |
易璟雯 | 产学研校企合作 | 负责我校校企共建各类科技合作平台的制度制定及日常管理工作;负责我校与各企事业单位开展的各类科技合作事务;负责校企协同创新中心管理工作。 | 行政楼306室 | 86915165 | |
欧阳睿 | 知识产权管理 | 负责学校专利、软著的登记审核、用章审核、业绩核算等知识产权日常管理工作;负责我校专利补助申请工作;负责我校专利、软著等知识产权平台账号管理工作。 | 行政楼316室 | 86919163 | |
社会科学科 | 戴英 | 科长 | 负责协调社会科学科各项工作,负责人文社科平台、团队的申报、建设和管理工作;各级各类人文社科类纵向项目的全过程管理;人文社科类学术交流及学术会议的组织工作;人文社科类奖励的动员申报组织工作;负责人文社科类科研数据统计工作;负责校社科联工作。 | 行政楼310室 | 86873867 |
先进技术管理科 | 时光 | 科长 | 负责协调先进技术管理科运行与管理工作。 | 行政楼309室 | 86878605 |
胡志凌 | 国防科技项目主管兼平台管理 | 具体负责学校国防科技项目及国防平台的管理服务。 | 行政楼304室 | 86878573 | |
孙瑁琦 | 军工型号项目主管兼体系运行 | 具体负责学校军工型号项目与国防军工体系的管理服务。 | 行政楼309室 | 86917009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学术委员会”)是专家学者代表组成的学术评议、学术审议、学术决策和咨询机构,是加强专家学者在学校学术工作中的主体地位,保障学校学术决策规范化、科学化的组织。
学术委员会的工作职责如下:
1.学术审议。审议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审议教学、科技工作规划;审议学校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审议学校其他学术工作的重要决策。
2.学术评议。评审教师及其他专业技术职务和岗位;评价拟引进人才的学术水平并做出聘任相应专业技术职务的建议;评议推荐国内外重要学术组织的任职人选、各级政府部门组织的各种人才选拔造就计划人选;评审推荐各类限额申报的教学、科研项目和成果奖励;审定学校设立的各类教学、科研项目和奖项等。
3.对涉及学校学术问题的其它重要事项进行论证、咨询和提出建议。
4.学风维护。负责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风维护和学术道德建设有关工作。
5.指导学院(系)学术委员会工作。
6.制订和修改学术委员会章程。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是一所电子信息特色突出,经管学科优势明显,工、理、经、管、文、法、艺等多学科相互渗透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学校前身为创建于1956年的杭州航空工业财经学校,属于军工事业单位,是我国较早成立的一所以信息科技(IT)学科为主导的高等院校。后经国务院批准,1980年设立杭州电子工业学院,2004年更名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校先后隶属于第四机械工业部、电子工业部和信息产业部等中央部委。2000年开始实行省部共建、省管为主的管理体制,并被浙江省列为重点建设的教学研究型大学。2007年12月25日,学校成为浙江省与国防科工委共建高校,是浙江省唯一一所与国防科工委共建的高校,也是国防科工委共建高校中第一所信息技术类高校。2011年,浙江省与国防科技工业局签署协议,明确在“十二五”期间继续共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校建有下沙、文一、东岳、下沙东及信息工程学院临安新校区共五个校区,占地面积2500余亩,现有普通全日制在校生28000余人,教职员工2200余人。
建校以来,学校逐步形成了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继续教育等多种教育层次与形式并存的人才培养体系,具有招收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资格。学校设有机械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学院、通信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计算机学院、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生命信息与仪器工程学院、软件工程学院、理学院、经济学院、管理学院、会计学院、外国语学院、数字媒体和艺术设计学院、人文与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与艺术教学部、卓越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浙江保密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防科技学院以及独立设置的信息工程学院。
学校现有本科专业57个,分别隶属于工学、管理学、经济学、理学、文学、法学和艺术学等7个学科门类。学校具有深厚的电子信息产业背景和悠久的经管学科办学历史。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2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通信工程等6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等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会计学等11个浙江省“十二五”优势专业,软件工程等6个浙江省重点专业,工商管理等9个浙江省重点建设专业,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2个国防特色重点专业,是省属高校中唯一拥有国防特色重点专业的高校。学校拥有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3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53个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9个领域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拥有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资产评估硕士专业学位(MV)和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BA)授予权及同等学历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拥有1个国防特色主干学科、2个浙江省重中之重一级学科、2个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1个浙江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9个浙江省重点学科、7个原信息产业部重点学科。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已发展成为浙江省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办学规模、水平、质量和效益等各项指标均位于浙江省属高校前列。
学校以传道授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己任,建立起了一支以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为骨干的高水平教学科研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515余人,其中正高职称211人, 44.17%以上教师具有副高以上职称,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51.81%以上,在全国同类高校中处于领先地位。学校拥有共享院士5名、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含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9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总装备部科技委专业组专家1人、国家级三大奖获得者20余人、教育部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9人(其中副主任委员1人)、拥有浙江省特级专家3人、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7人、浙江省特聘专家14人、浙江省特聘教授9人、浙江省高校教学名师5人、浙江省“151”人才160人次,博士生导师5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45人。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8项,是浙江省属高校中唯一连续四届都获得该项荣誉的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的迅速积聚有力地支撑了学校的快速发展,高质量的教学管理极大地促进了在校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
学校大力加强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拥有一支以国家及部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和学术造诣深的知名学者为带头人,中青年专家教授、博士等教师为骨干的科研队伍,在众多领域参与并完成了一系列国家“六五”至“十二五”计划重点攻关、“973”、“863”、军事电子预研等高科技攻关和国家、省部基金科研项目,年度科研经费逾亿元。一批优秀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和国家发明奖、国家教学成果奖等奖励。2006年以来,学校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国家发明二等奖2项、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荣获“全国信息产业科技创新先进集体”称号。拥有浙江省智慧城市研究中心、浙江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和工程研究院等一批科技教育研究平台。目前,学校与全国数百家企业建立了稳定的科技合作关系,科研工作综合指标一直稳居全国同类院校和浙江省属高校的先进行列,已成为浙江省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力地支持了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工作。
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逐渐确立以“夯实理论基础、注重知识复合、强化应用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为主要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开展教学改革,现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是教育部批准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学校学风优良,学科竞赛成绩突出,近五年来,在电子设计、数学建模、ACM程序设计和智能汽车等全国大学生顶级权威学科竞赛中获得国际、国家级二等奖以上170项。2009-2010年,学校代表队连续两次成功闯入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全球总决赛,与哈佛、麻省理工、斯坦福等国际一流名校强队同场竞技,并获“总决赛UPE单项奖”,2011年捧回了省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冠军奖杯;我校学生在全国数模竞赛中,近5年获国家级奖73项,并在2010年获得美国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2009-2011年,学校代表队成功摘得智能汽车竞赛全国总决赛特等奖6项,在全国参赛高校中,成绩位列前茅;在近五年全国电子设计竞赛获一等奖8项,二等奖18项,居全省首位;2012年获得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一项、银奖一项;2013年获得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技术作品竞赛一等奖1项、三等奖3项。同时,学校成功承办了“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亚洲区竞赛”、“智能汽车全国总决赛”、“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华东赛区竞赛”等赛事,学科竞赛已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校园里蔚然成风,学校参加省级以上学科竞赛获奖人数与学生拥有专利数在全省省属高校中位列首位。
学校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已为社会各界培养输送了数万名厚基础、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人才,其中许多校友已经成为政府部门、企业、研究机构的领导者和中国一流IT企业的领军人物,引领着中国IT产业的发展潮流,如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京东方科技集团、长虹集团、海信集团、熊猫电子集团、广州无线电集团、深圳国际信托投资公司、阿里巴巴商务网站等一大批知名企业的掌门人都是杭电的校友。学校毕业生基础知识扎实,动手能力较强,深受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好评,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和考取研究生的比例在浙江省属高校中一直名列前茅。根据浙江省教育厅组织的针对全省25万毕业生的最近一期第三方调查显示,学生毕业一年后我校毕业生的起薪率、职业稳定性、国内外升学率、对母校的忠诚度等方面指标均处于省内领先地位。毕业生就业区域主要集中在北京等大城市以及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就业领域以 IT 类企业和新兴产业为主,每年均有一大批毕业生进入机关事业单位、世界 500 强企业就业。学校是全省唯一一所同时获得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两项荣誉的高校。
学校以先进的理念创建一流的校园文化,打造了文化活动月、学术文化月、科技创新节、社团文化节、公寓文化节等校园文化主题活动,形成了“缤纷下沙·校园文化活动月”、“红色家园”网站、“钱江讲堂”人文讲坛、“卓越”科技系列讲座、研究生IT创新学术论坛等一批具有深厚文化积淀、广受师生喜爱的校园文化品牌。学校文化、学术氛围浓郁,众多海内外知名学者、专家、社会人士都曾走进过这个校园,与师生切磋交流,激辩争鸣。
学校建有现代化的教学楼、实验室、科技馆、体育场、文化活动中心、国际交流中心、图书馆等,拥有杭州市第二大规模的体育馆,承办了CBA篮球联赛、世界体育电子竞技大赛等国内外体育赛事。学校具有先进的网络信息平台,各类公共服务设施齐全。拥有1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以及检测仪表与自动化系统集成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射频电路与系统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通信信息传输与融合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决策科学与创新管理浙江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有电工电子、计算机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10个浙江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含8个建设点),有集成电路设计、软件产业、工业自动化公共科技创新、带锯床和特色机械装备技术等4个省科技创新公共技术平台,建有设施一流、以培养基于网络的先进制造技术人才为主的工程训练中心。校园网络基础设施健全,基础实验室及服务与共享公共平台完善,办学条件处于浙江省属高校及国内同类院校先进水平。
近年来,学校积极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对外合作交流广泛多元,校际合作稳定紧密。已与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爱尔兰、法国、意大利、丹麦、瑞典、芬兰、西班牙、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土耳其、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的大院名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友好关系,并开展了实质性的项目合作。先后建立了中德、中法、中爱、中日、中意国际科技合作平台。每年聘近百余名长短期外国文教专家来校任教,每年都选派中青年骨干教师赴国外高校学习进修,并开展合作研究。学校大力拓展留、来华学生招生教育。鼓励优秀大学生赴国、境外高校学习、交流,国际化办学水平逐年提高。
目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各项事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全体师生秉承优良传统,发扬杭电精神,为把学校建设成特色明显、国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学校以传道授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己任,建立起了一支以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为骨干的高水平教学科研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515余人,其中正高职称211人, 44.17%以上教师具有副高以上职称,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51.81%以上,在全国同类高校中处于领先地位。学校拥有共享院士5名、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中组部国家高层次人才特聘专家5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工程人才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含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9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总装备部科技委专业组专家1人、国家级三大奖获得者20余人、教育部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9人(其中副主任委员1人)、拥有浙江省特级专家3人、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7人、浙江省高层次人才特聘专家14人、浙江省特聘教授9人、浙江省高校教学名师5人、浙江省“151”人才160人次,博士生导师5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45人。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8项,是浙江省属高校中唯一连续四届都获得该项荣誉的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的迅速积聚有力地支撑了学校的快速发展,高质量的教学管理极大地促进了在校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
近五年来,在电子设计、数学建模、ACM 程序设计和智能汽车大学生“挑战杯”等全国大学生顶级权威学科竞赛中获得国际、国家级二等奖以上180 余项。2009-2010 年,学校代表队连续两次成功闯入ACM 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全球总决赛,与哈佛、麻省理工、斯坦福等国际一流名校强队同场竞技,并获“总决赛UPE单项奖”,继2011年之后,2014年再次捧回了省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冠军奖杯; 我校学生在全国数模竞赛中,近5年获国家级奖40项,并在2010 年获得美国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2009-2011年,学校代表队成功摘得智能汽车竞赛全国总决赛特等奖6项,成绩位列全国前茅,浙江省首位;2013年全国电子设计竞赛获一等奖4项,二等奖5项,居全省首位;2012-2013年连续2届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与课外作品竞赛金奖。同时,学校成功承办了“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亚洲区竞赛”、“智能汽车全国总决赛”等赛事,学科竞赛已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校园里蔚然成风,学校参加省级以上学科竞赛获奖人数与学生拥有专利数在全省省属高校中位列首位。
学校获得“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是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浙江省唯一入选的全国就业50强高校)。学校一直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和毕业生高质量就业视为最大的民生。以生为本,铸育人利器强素质,搭实践平台提能力,引科学规划促发展,使学生“来杭电,更出色”。多年来,毕业生因基础扎实、动手实践能力强、“性价比高”等深受社会欢迎,普遍高质量高薪就业,平均起薪居省内高校第二。在“史上最难就业”的2013年,学校举办了141场校园招聘会,2512家现场和网上招聘企业为毕业生提供岗位3.2万多个,供需比超过1:5。毕业生有600多名赴国内外知名学府深造,630多名毕业生进入党政机关、国企事业单位工作,420多名毕业生进入世界500强企业就业,100多名毕业生投身国防事业和自主创业。近5年来普通本科生平均就业率超过97.58%,学校毕业生90%以上在北京、上海、杭州等省会城市和深圳、宁波等沿海经济较发达城市就业,每年大批学生进入深圳华为、网易、阿里巴巴、东方通信、夏新电子、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海尔集团等著名企业及国家机关、部队、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金融系统、会计师事务工作,每年1/5左右毕业生进入国内外知名学府深造,其中50%左右被哥伦比亚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重点高校或科研院所录用。目前,杭电校友在国内著名IT企业或上市公司担任董事长或总裁的就有10余位,学校被誉为“中国IT企业家的摇篮”。真正做到了学有所成,业有所立,心有所乐,学生、家长、社会都满意。
1984级电子工程专业校友;本科、硕士均在杭电就读,毕业后在两度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的集成电路CAD研究所任教;现为杭州中天微系统有限公司总经理。
“回忆过去的学习,觉得当年大家起步的时候要有远大的目标,同时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放弃,nevergiveup,有一句话是“intheendeverythingcouldbefine,ifit'snotfine,it’snottheend”。在任何时候,都要相信会有好结果的。如果没有好结果,说明还不是最后,请继续努力。有一个美好的愿望,加上不断耕耘,努力推进,坚信什么都能变好,这是很多成功人士实现自己的梦想,整个社会实现进步的动力之一。”
一、2023级新生缴费项目一览表
二、缴费时间:2023年8月23日至9月6日
三、缴费方式(可选择以下任一方式)
方式一(推荐):通过手机支付宝APP缴费(无手续费,不受地域限制,可代缴,可部分缴费)
特别提醒:缴款时请输入手机号码,可直接获取电子票据。
1.扫描支付宝缴费二维码→输入学号(《录取通知书》编号)、姓名→认真核对缴费明细→点击确认缴费→按提示完成缴费。
2.打开手机支付宝app进入主界面→搜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点击“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计划财务处”生活号→点击“杭电缴费大厅”→教育缴费、点击“学费住宿费等”→输入学号(《录取通知书》编号)、姓名→查询→核对姓名、金额→确认支付。
方式二:公共支付缴费(不可部分缴费)
特别提醒:缴款时请输入手机号码,可直接获取电子票据。
打开手机支付宝app进入主界面 → 定位到“杭州”→搜索“公共支付” →选择“浙里办” →选择“教育就业” → 选择“教育缴费”→根据提示登录→公共支付选择“省本级”,选择学校“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在学号栏输入《录取通知书》编号(缴款单号无需填写)→查询缴款单 →下一步→核对支付信息→下一步→完成支付。
方式三:手机(微信、支付宝)扫工行二维码缴费(仅支持工商银行卡)
注:该缴款方式无法直接获取电子票据。8月29号开始启用。
通过扫码软件(微信、支付宝)扫描提供给我校的缴费二维码→输入学号(《录取通知书》编号)→根据工行提示缴费。
方式四:通过工行网上银行缴费(仅支持工商银行卡)
注:该缴款方式无法直接获取电子票据。8月29号开始启用。
登录工行个人网上银行(手机端)→点击“生活缴费”→选择“学杂费”→定位到杭州→缴费项目搜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杂费”→输入学号(《录取通知书》编号)→根据工行提示缴费。
登录工行个人网上银行(电脑端)→点击“生活缴费”→定位到杭州→选择全部中的“学杂费”→搜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点击“立即缴费”→输入学号(《录取通知书》编号)→根据工行提示缴费。
四、注意事项
1.学生在银行缴费后,一定要当场核对缴费回单(《录取通知书》编号、学生姓名、金额)正确与否,并妥善保管。
2.通过方式一、二缴费的,在缴款时输入手机号码,可以直接通过手机短信收到电子票据,电子票据开票内容为学费、住宿费及代收费(代收费为代收文一公司住宿费,如需报销请到文一公司财务办开具住宿费票据)。
3.通过方式三、四缴费的,无法直接获取电子票据。如需电子票据,请开学后至行政楼119室学费窗口咨询。
4.请勿将非缴费查询内的收费项目款项汇入学校收费账户。
5.若该网银用户是口令卡用户,有可能学校的学杂费用会超过支付权限,建议到银行网点申领电子密码器或者U盾。
6.学校开学后统一发的银行卡用于奖助学金的发放、毕业清算退学费等,在校期间请务必保持该卡有效。
7.如需申请生源地贷款的学生,可向银行提供我校学费账户信息:
单位名称: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单位账号:1202026209008806216-000000002
开户银行:工行杭州高新支行
研究生教育概况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坐落于风景秀丽的历史文化名城杭州市,是一所电子信息特色突出,经管学科优势明显,工、理、经、管、文、法、艺等多学科相互渗透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6年的杭州航空工业财经学校。经国务院批准,1980年升格为杭州电子工业学院,2004年更名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校先后隶属于第四机械工业部、电子工业部和信息产业部等中央部委,2000年开始实行部省共建、以省管为主的管理体制,2007年学校成为浙江省与国防科工委共建高校,是浙江省唯一一所与国防科工委共建的高校,也是国防科工委共建高校中第一所信息技术类高校。2015年学校成为浙江省首批五所重点建设高校之一。学校现有下沙、文一、东岳、下沙东及青山湖等五个校区,占地面积2500余亩,现有普通全日制在校生25000余人,教职员工2400余人。
学校于1981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是省内最早培养硕士研究生的高校之一,至今已有40年的硕士研究生培养历史。现拥有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1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九个学科门类。其中,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是18个全国首批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之一。截至2021年底,我校工程学、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和化学科学4个学科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工程学和计算机科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5‰。学科整体水平与实力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
学校拥有一支以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为骨干的研究生导师队伍,其中院士3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三八红旗手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国家海外引才计划专家8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人,国家社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5人,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国家海外引才计划青年项目入选者4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8人。省特级专家2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省“钱江学者”特聘教授12人。
以适应浙江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为办学宗旨,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我校始终把研究生培养质量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不断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结合国家重大科技攻关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高素质的研究生。毕业研究生就业率居省属高校前列并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我校研究生教育曾获国家教育成果二等奖,培养的研究生中,有多人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全军科技进步奖等省部以上奖励。
以“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为契机,研究生院将继续坚持以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核心,不断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创新,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具有我校特色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积极推进国际化办学,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姓名 | 职务 | 办公室 | 电话 | 邮箱 | 职责 |
范影乐 | 研究生院院长 研工部部长 | 行政楼209 | 86915187 | fan@hdu.edu.cn | 主持研究生院、研工部工作,主管招生、综合等工作 |
潘建江 | 研究生院副院长 | 行政楼211 | 86915192 | mathpan@hdu.edu.cn | 主管学位及学位点建设等工作 |
戴绍港 | 研究生院副院长 | 行政楼211 | 87713516 | daisg@hdu.edu.cn | 主管研究生培养、质量建设和学籍管理等工作 |
孟庆宁 | 研工部副部长 | 行政楼202 | 86878575 | mqn_2006@hdu.edu.cn | 主管研究生思政、安全稳定、奖助、就业和竞赛等工作 |
| ||||||||||||||||||||||||||||||||||||||||||||||||||||||||||||||||||
备注:* 标记人员为所属办公室主任。 |
正值第38个国际志愿者日,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公布第十四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优秀组织奖、优秀项目奖名单。亚(残)运会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场馆群志愿者、管理学院2021级本科生肖宇晴荣获第十四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是浙江省获此殊荣的9人中唯一一名在读本科生。
12月2日-3日,在汕头举行的第七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暨2023年志愿服务交流会上,亚运会(亚残运会)志愿者群体获颁第 14 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肖宇晴代表 3.76 万名亚运“小青荷”志愿者领奖。
肖宇晴,管理学院2021级本科生、杭州亚(残)运会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场馆群志愿者、杭州亚运会(衢州站)第72棒火炬手、亚运会闭幕式志愿者代表演员,获杭州亚组委2023年第五期“每周之星”表彰。
志愿者:国家大事,千万尽力
作为杭电学子,肖宇晴始终谨记蒋葆增老校长“国家大事,千万尽力”的遗训,将个人青春梦融入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自2023年3月成为杭州亚运会预录用志愿者以来,肖宇晴协助杭电场馆群人事/志愿者领域老师进行各项筹备工作,做好全体志愿者的“大后方”:开展全体志愿者通识培训、场馆培训工作,做好志愿者各类服装、物资发放领取方案,建立反馈渠道并收集各方对保障工作的问题和意见,筹备志愿者服务期间的各类文化活动并做好志愿者激励方案。
作为2022杭州亚运会(衢州站)第72棒火炬手,肖宇晴高举火炬,完成“薪火”相传的光荣使命,向更多人传递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亚运理念,传播爱和温暖。
在杭州第19届亚洲运动会闭幕式上,肖宇晴以志愿者代表身份出演,与数字火炬手友爱比心,目送数字火炬手幻化为漫天星辰。为传递志愿服务理念、发扬志愿服务精神,肖宇晴加入“小青荷”宣讲团,多次作为宣讲员,前往上城区九堡格畈社区等地向居民进行亚运主题宣讲,传播亚运精神,并参与361°与三联生活杂志发布的致敬杭州亚运会志愿者宣传片录制,讲述“为热爱 先到场”的志愿者故事。
亚运期间,肖宇晴志愿服务时长近300小时,受到杭州亚组委“六大行动”“每周之星”的通报表扬,获评2023年第五期“每周之星”。
实践者:筑梦乡村,不负韶华
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肖宇晴与仙居手作卤水豆腐考察团队深入仙居田市镇、溪港乡等地进行深入调研,与非遗制豆传承人共同探索技艺的传承与革新,利用杭电优势打造数字化平台,赋能乡村振兴。
(在仙居实地调研)
团队与当地政府长期合作,通过大豆种植推进荒地、坡地利用,实现卤水豆腐增产,促进溪港乡就业,实践成果获10余家主流媒体的报道,被赞誉“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转化,有助于解决当地再就业问题”,团队也获评浙江省高校暑期社会实践“百优团队”、省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银奖等多个荣誉。
同时肖宇晴加入“守得花儿开”支教团队,走进溪港乡中心学校给孩子们授课,讲述文化传承故事,带孩子们体验尝试体育舞蹈,提高孩子们的知识水平和学习兴趣,拓宽孩子们的眼界。团队获得2022年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十佳团队”称号。
奋进者:笃学力行,守正求新
大学期间,肖宇晴担任班长、校团委组织部副部长、新生班级助理等多个职务,获得“校三好学生”“校优秀学生干部”等称号,多次获得校一等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
(备战浙江省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
与此同时,她在专业学科竞赛领域不断探索,曾作为负责人带领团队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立项一项,也作为团队成员获得第九届经济管理案例分析大赛省一等奖、第十七届大学生电子商务竞赛省二等奖、浙江省第十三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铜奖、“建行杯”第九届浙江省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铜奖等省部级以上奖项5项,校级及以上学科竞赛类奖项20余项。
作为校体育舞蹈队摩登队负责人兼校运动队成员,肖宇晴在各大赛事中争金夺银。曾获得第十六届中国大学生体育舞蹈锦标赛2金1银1铜等国家级奖项5项,校级及以上体育类奖项10余项。